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1-0848/G

主办:大连民族大学

出版:《大连民族大学报》编辑部

主编:周禹辰

返回旧站

往期回顾
建设高水平的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涵盖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集成电路、生物信息等新兴战略方向,该领域技术的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类社会带来跨时代的发展。电子信息是目前世界各国积极抢占的技术制高点,是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领域与重点方向。

我校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点,以“为地方经济建设、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目标,面向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依托我校7个二级学院,确立了6个研究方向,建立了14支科研团队,成员由我校近100名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组成,该学位点涉及我校20余个本科专业,学生数量占我校本科生总人数的近1/2

学位点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学位点的建设为契机,促进学科间的深度融合,构建我校的大信息学科群,全面提升我校信息类学科的建设水平;以学位点的建设为契机,以学科发展引领专业的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我校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以学位点的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学科为少数民族、民族地区以及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全面提升学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水平与能力。

建设目标12022年顺利通过国务院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验收;2025年相关学科全部达到学术硕士授权点的申请条件,实现学术硕士申请的突破;2030年达到电子信息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建设水平。

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点的确立是机遇更是挑战,面临的问题体现在: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目前师资队伍工程实践能力与高水平专业硕士培养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科研水平与科研能力整体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经费总额不达标、科研获奖以及应用型成果数量不足;支撑条件,主干学科缺乏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缺乏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培养基地。

建设内容与主要措施。师资队伍: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以我校特岗计划为契机加强高水平领军及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推动企业及科研院所兼职导师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依托地方经济发展及国家战略需求,聚焦2-3个重点产业或行业,加强学科间团队的凝练与整合,积极构建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大信息学科群,全面提升科学研究的能力与水平,争取在应用型国家重点项目、高水平获奖方面有所突破,全面提升学科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横向课题经费数量显著提高。积极推动科研为教学服务。建立科研为教学服务的相关制度,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努力将科研成果引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加强支撑条件建设,确保2022年主干学科,都能有一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建设6家以上职责明确、特色鲜明、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培养基地。坚持问题导向,创新专业硕士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保障体系。1、积极拓展研究生招生渠道,吸引足够数量的优质生源;2、制定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高水平专业硕士培养方案;3、规范专业硕士课程建设,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4、积极进行专业硕士教学研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5、努力开展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6、制定研究生人才培养评价及质量保证体系。

我校的专业硕士授权点的建设今天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信通学院将牢固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高质量。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以“三个突出”战略为引领,我们有信心将我校的专业硕士培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现代化民族大学做出应有的贡献。